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教育 > 志愿者服务 > 阅读全文

中国客家博物馆志愿者章程

发布时间:[2011-12-29] 责任编辑:中国客家博物馆 浏览次数:309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博物馆建设,提升社会服务功能,弘扬志愿者精神,向志愿者提供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多元舞台,促进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由中国客家博物馆根据志愿者相关条例制定此章程。
第二条 志愿者是指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不为物质报酬,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第三条 博物馆志愿者是以博物馆为平台,利用自身兴趣和特长服务大众,以传播博物馆文化和传承文明为己任。
第二章 志愿者的条件与招募
第四条 志愿者基本条件
(一)热心博物馆公益事业,具有良好文化素养,愿意无偿服务于社会,年龄在16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身心健康者;
(二)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和社会热心人士,愿意并有能力为博物馆提供服务的,可以个人或团体名义报名参加。
第五条 志愿者招募程序
(一)自愿申报;
(二)填写《博物馆志愿者申请表》;
(三)面谈;
(四)申请者进行“志愿者岗前培训”;
(五)完成培训的申请者在展厅进行口试;
(六)通过口试者成为中国客家博物馆志愿者,领取中国客家博物馆志愿者工作证和《中国客家博物馆志愿者工作服务手册》。
第三章 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条  志愿者权利                                                         
(一)免费参观我馆的陈列和展览;                      
(二)使用博物馆提供的业务书籍及学习资料;                                  
(三)志愿者有权参加博物馆提供的业务培训;
(四)志愿者有权对博物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可优先参加中国客家博物馆举办的讲座、文化活动。
第七条  志愿者义务                                       
(一)履行服务承诺,每月服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两个半天;       
(二)服务中注意礼仪礼节,工作时须用普通话,60岁以上老同志可适当放宽;
(三)自觉遵守博物馆志愿者的服务规范。
第四章 志愿者管理
第八条  博物馆向志愿者发放《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手册》,志愿者如实记录每次服务情况,并经我馆工作人员确认,以此作为工作考核的依据。
第九条  志愿者每次上岗须佩戴志愿者工作牌;志愿者工作期限一般为一年,经本人申请并获准后可延期;如遇特殊情况,要中断志愿服务的,需经本人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条  每一季度定期召开志愿者工作会议,核对个人工作情况,宣布下一季度工作重点,汇总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一条   志愿者如无法按预约登记的时间到馆服务,必须向馆内有关部门请假,没有请假者视为无故缺席,记入年终考评。
第十二条 对志愿服务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体,我馆将适当进行精神和物质表彰;                                                                                                   
第十三条 连续为博物馆服务五年以上,且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可获得中国客家博物馆“名誉馆员”称号,博物馆将颁发荣誉证书作为褒奖。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博物馆取消其志愿者资格,被撤消者不得重新申请成为中国客家博物馆的志愿者:                   
(一)有违法行为,受到公安机关处罚者;                   
(二)言行与志愿者身份不符,有损博物馆及志愿者形象者;        
(三)违反《中国客家博物馆志愿者章程》者;

(四)工作态度消极,多次受到观众投诉者。

第十五条  各馆常年接受报名,招募时间集中为每年5月和10月。

 

搜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