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方言篇
1、什么是客家方言?
就目前所知,它的名称不少,在广东称为“客话”、“客家话”、“客家语”(在梅县还称为“阿弥 女 话”)、“山话”,在广西称为“新民话”、“麻介话”、“亻厓 话”(粤西、海南也称“亻厓 话”,粤西还有有“大亻厓 ”和“小亻厓 ”之分),在四川称为“土广东话”,在湖南称为“广东话”或“客家话”、“客边话”、“客姓话”,在江西称为“广东话”、“客籍话”、“河源声”、“怀远话”等。“阿弥 女 话”、“麻介话”、“亻厓 话”是以客家方言的特殊词(亲属称谓词、代词)来命名的,“客家话”、“客边话”、“客姓话”、“客籍话”、“新民话”、“怀远话”是以说这种话的移民的特殊性质来命名的;“广东话”、 “土广东话”、“河源声”是以移民的策源地来命名的。“山话”是从客家话的地理环境命名的。这些名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客家方言的某种特性。现在,人们习惯统称为“客家话” 或“客家方言”(简称“客方言”)。
在方言学界,也是称为“客家话”或“客家方言”。就汉语的七大方言来说,这种叫法与众不同,别的方言(即北方方言、吴语、湘语、赣语、闽语、粤语)的叫法都和通行的地方有关,唯独客家方言的叫法和讲这种方言的人有关。之所以有这种名称,是因为它的形成和别的方言不太一样,“它是由于集团性的人群迁徙而形成的‘移民集团’的语言”。
2、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我国的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四川、湖南、海南、香港、台湾部分地区,总共二百多个县市。其中主要的区域是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广东东部、中部、北部,这一带是粤闽赣边区,是客家人最集中的大本营地区,因而也是客家方言最流行的地区。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以及美洲华侨、华裔中也有不少讲客家话的。使用人口约6000万。
3、客家方言有统一的文字系统吗?
客家方言暂时还没有统一的文字系统,这是因为:1、客家民系的书面系统不太发达,文学作品多转换成官话书写或通过口传相授而流传;2、客家地区多地处偏僻山区,彼此交流不甚畅通,再加上客家民系播迁地域广阔,因此难以形成统一的客家文字系统。
目前所使用的客家方言文字大多与普通话相同,部分方言字为古汉语遗留或后人创造所得,还有一些方言表达无本字,则采用同音或谐音字记音,所用记音字不表意义。
4、客家方言词的来源和层次有哪些?
客家方言词是多来源、多层次的。
(一)汉语来源词:1.古代汉语(含中古汉语)词,如粄[pan31]米制糕点。渠[ki11]他(她、它);2.近代汉语词,如腌[an31]用作程度副词(很)和程度指示代词(那么)(方言字为“咁”、“咹”)。近代汉语有相近说法,字写作“腌”。
(二)民族语来源词——百越语词。第一、见于古代汉语或近代汉语和较多的外方言的百越语词,例如:寮小茅屋、小草棚,简易的棚子;墟集市;栏猪圈、羊圈;戾攴东西滑落;扌穴 扔东西。。第二、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未见,但汉语较多方言区同见的词,这类词占了多数,例如:lai11 遗屎、遗尿;nen53乳汁;le2 伸舌头;nen53踮起脚跟。客方言中也有少量的百越语借词不见或少见于外区方言。例如:客家方言中的pai31(常写作“摆”)(一)次、回是百越语借词(壮语:pai2;布依语pai2;水语:pai2;临高话fai3),在外方言中仅闽语同见,如泉州话:pai3。总的来说,客家方言词中有一小部分百越语借词,但数量不多。
5、客家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客家方言是在江西形成雏形的,是南下至江西(赣北、赣中)的北民带来的北方话在楚语一支——傒语的底子上形成的,时间在客家先民迁入赣南、闽西之前(即唐末五代以前)。
6、您能说出哪些客家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
修心积德:修养心性,积聚阴德。
你有春风,我有下雨:比喻礼尚往来,投桃报李。
只爱人情好,食水也咹甜:爱,要。咹,很。说明交往重在情谊,而不在吃吃喝喝上。
鬼打家:比喻内讧,窝里斗。
井肚虾嫲:井底之蛙。
有嘴话别人,无嘴话自家:话,讲,批评。形容只批评别人不批评自己。
乌心萝卜白面皮:面皮,脸皮。犹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精刁麻利:比喻过分自私和斤斤计较得失。
拣肥择瘦:比喻过分挑剔。
过桥扌方 板:扌方 ,拉,抽。过桥拆板,比喻忘恩负义。
天开眼:比喻恶人得到恶报。
恶人自有恶人磨:比喻恶人终归不会有好的结果。
7、为何将梅县话作为客家方言的代表?
梅县话是客家方言的代表,民间以之为客家方言的“标准语”,是不少外地客家人维持或仿效的对象。其中原因是:(1)梅县是客家先民入粤定居较早的地区,并始终维持着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州府的地位;(2)梅县由于在地理环境上长期处于大片的纯客聚居区之中,因而受到其他语系的渗透和影响较小,从而使梅县方言能保存较多的中原古音,而成为较具特点和较为纯正的客家方言;(3)近代的百年间,许多地方的客家人,是梅县一带居民迁移出去的。在他们心目中,梅县始终维持着近代客家主要聚散地或祖居地的地位;(4)由于海外的客家人以操梅县音系者为多,且梅县音能使全球客家人听懂,故海内外的电台、电视台的客家话节目播音,绝大部分采用梅县话。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多年以来,学术界都公认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