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活动 > 馆内资讯 > 阅读全文

我馆引进 《青色草原——博尔塔拉民族风情展》

发布时间:[2015-10-28] 责任编辑:中国客家博物馆 浏览次数:1099

2015年10月28日,《青色草原——博尔塔拉民族民俗文物展》在我馆展览中心开始展出。

​为进一步加强内地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促进广东等内地省市同博尔塔拉边疆草原的文化文物交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个认同”教育,我馆偕同博州文物局(博物馆)精心策划了“青色草原——博尔塔拉民族风情展”

展览时间:

        2015年10月28日至12月25日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西迁东归——博尔塔拉的蒙古族民俗》《西部刀郎——维吾尔族民俗》《阿肯传诵——哈萨克族民俗》《花儿民族——回族民俗》,共展示了148件新疆博尔塔拉的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四个人口过万少数民族的民俗文物和生产生活用品。运用实物和图片从生产方式、衣食住行、传统工艺、民族服饰、文化娱乐等各方面表现博尔塔拉草原中四个少数民族的浓郁民俗风情,让观众从中体验历史悠久的博尔塔拉草原文化,感受各少数民族兄弟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共同社会生活中团结友好的民族精神。



博州

  “博尔塔拉”是蒙古语,意为“青色草原”,全州总人口近50万,有35个民族,超过万人的有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5个民族。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创造了历史悠久的博尔塔拉草原文化。



蒙古族

博尔塔拉的蒙古族,由成吉思汗西征蒙古军队的后裔、清朝西迁新疆戍边的察哈尔蒙古、从伏尔加河东归故土的土尔扈特蒙古等三部分组成。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以畜牧业为主,部分从事农业及小工商业。民族图标是“蒙古包、勒勒车和苏力德”。



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团结”“联合”之意。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游牧民族。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小工商业,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当前多数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图标是夜鹰。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的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沿天山山脉的新疆北部及中亚草原,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乌孙、突厥、葛逻禄、哈刺契丹、克烈、乃蛮、钦察等有渊源关系。主要从事游牧的畜牧业。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文字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回 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清代前期,因屯垦到新疆的回族居民主要分布在新疆乌鲁木齐、昌吉、米泉等地;至清末,回族已遍布全疆各地。回族信仰伊斯兰教,通用汉语文字。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民族图标是“阿拉伯式建筑”。



搜索

关闭